自信不疑

出自 宋代 苏轼 《司马温公行状》

释义:相信自己,绝不怀疑。

现代解析

“自信不疑”这个成语讲的是:一个人对自己有绝对的信任,做事时毫不怀疑自己的能力或决定。它强调的不是盲目自大,而是建立在实力和清醒认知基础上的坚定心态。

举个例子: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面对复杂手术时,不会因为旁人的议论而慌乱,因为他清楚自己的专业判断是正确的。这种“自信不疑”背后,是多年积累的医术和成功案例的支撑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,它揭示了成功的两个关键:一是要有真本事(比如持续学习、反复练习),二是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认知。就像运动员比赛时,既不能因压力自我否定,也不能轻视对手,而是用扎实的训练成果给自己底气。

它和“固执己见”完全不同——后者是没依据地坚持错误,而“自信不疑”就像手机满格电量:电量足(能力够),自然不怕别人说“你快没电了”。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