牵萝补屋

出自 唐代 杜甫 《佳人》

释义:萝:女萝,一种能爬蔓的植物。牵拉萝藤来补屋子的漏洞。形容生活困难或勉强应付。

现代解析

“牵萝补屋”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拉着藤萝来修补破屋,听起来有点拆东墙补西墙的无奈感。它生动刻画了两种生活状态:

1. 穷困中的智慧
就像用野生的藤蔓当修补材料,形容人在资源匮乏时,能灵活利用身边一切可用之物来应急。这种“就地取材”的生存智慧,体现了普通人在困境中的创造力。

2. 将就度日的辛酸
藤萝毕竟不是正经建材,这样修补只能临时应付。成语背后藏着更深层的叹息——明明知道是权宜之计,但迫于现实只能勉强维持,透露出一种无力改变现状的苦涩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,用具体的生活场景(拉藤蔓补房子)精准传递了抽象的人生处境。直到今天,我们面对“用花呗还信用卡”“熬夜赶工第二天犯困”这类现代版“牵萝补屋”时,依然能感受到古人创造这个成语时的观察力。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