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钓名欺世”这个成语拆开看就很有意思。“钓名”就是像钓鱼一样,用手段去“钓”取名声;“欺世”则是欺骗世人。合起来,说的就是那些用虚假手段博取好名声、实际上却名不副实的人或行为。
比如有人整天在社交媒体上晒自己做慈善的照片,但其实只是摆拍,钱根本没捐出去;或者某些商家打着“传统工艺”的旗号卖高价,其实全是机器流水线生产的——这些都属于“钓名欺世”。这种行为最让人反感的地方在于,它利用了人们对“好名声”的天然信任,把表面功夫做得漂漂亮亮,内里却藏着算计。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它用“钓鱼”这个动作来形容沽名钓誉的狡猾——像抛饵等待鱼上钩一样,精心设计陷阱让大众主动追捧。它提醒我们:面对光环加身的人或事,要多问一句“这是真的吗?”,别让表面的浮夸蒙蔽了判断。
郑燮
郑板桥(1693—1765)清代官吏、书画家、文学家。名燮,字克柔,汉族,江苏兴化人。一生主要客居扬州,以卖画为生。“扬州八怪”之一。其诗、书、画均旷世独立,世称“三绝”,擅画兰、竹、石、松、菊等植物,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,成就最为突出。著有《板桥全集》。康熙秀才、雍正举人、乾隆元年进士。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、山东潍县知县,有惠政。以请臻饥民忤大吏,乞疾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