责实循名

出自 唐代 元稹 《戒励风俗德音》

释义:按其名而求其实。

现代解析

“责实循名”这个成语讲的是做事要名实相符、注重实际效果。用大白话来说就是:别光看招牌响亮,得看看货对不对板。

举个生活例子:一家餐厅挂出“祖传秘方”的招牌,结果端出来的菜和普通快餐没区别,这就是典型的“名不副实”。真正的“责实循名”应该是:既然敢说“祖传秘方”,就得真拿出独家手艺,让顾客吃出与众不同。
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戳破了生活中常见的“表面功夫”。就像现在有些产品包装华丽、广告吹得天花乱坠,但实际体验却大打折扣。“责实循名”提醒我们:无论是评价别人还是要求自己,都要抓住本质——说到的就要做到,挂什么名头就要有什么真本事。

它的魅力在于用四个字就道破了做人做事的底线原则。小到个人承诺,大到企业宣传,甚至政府政策,只要守住“名称和实际一致”这个标准,就能少很多忽悠和失望。简单来说就是:别整虚的,拿真东西说话。

元稹

元稹(779年-831年,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),字微之,别字威明,唐洛阳人(今河南洛阳)。父元宽,母郑氏。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乐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“元白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