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贤纳士

出自 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

释义:招:招收。贤、士:有道德、有才能的人。纳:接受。指广泛吸收接纳有才德的人。也作“纳士招贤”。

现代解析

“招贤纳士”这个成语,说的就是主动寻找并接纳有本事、有品德的人才。

打个比方,就像一家公司想做大做强,光靠老板一个人肯定不行,得把能干的技术骨干、靠谱的管理人才都请过来,大家一起出力。古代君王或领袖也一样,想成就事业,就得放下架子,四处搜罗能人,比如会打仗的将军、会治国的文官,甚至是有特殊技能的普通人。
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两点:
1. 主动态度:不是坐着等人才上门,而是积极去“招”和“纳”,体现求才若渴的诚意。
2. 重视能力:不分身份高低,只看真本事(“贤”指品德好,“士”指有才干),比如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,就是典型例子。

它的魅力在于,无论古代还是现代,想要做成大事,永远离不开“聚拢人才”这个核心。小到团队管理,大到国家发展,懂得“招贤纳士”的人,往往能走得更远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