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苟且偷安”这个成语,拆开来看就很有意思。
“苟且”有点像“凑合过”——今天懒得做饭,泡碗面对付一口;工作没做完,想着“明天再说吧”。这种将就、敷衍的态度,就是“苟且”。
“偷安”更直白,就是“偷偷享受安逸”。比如该学习时躺平刷手机,该锻炼时窝着吃零食,像做贼一样贪图眼前的舒服,不管长远后果。
合起来,“苟且偷安”形容人为了眼前轻松,放弃努力和进步。比如:
- 学生考前不复习,心想“及格就行”;
- 员工混日子不提升能力,觉得“工资照拿”;
- 甚至国家逃避改革,只求表面太平……
它的精髓在于:用短暂的安逸,掩盖未来的危机。 就像借钱吃喝玩乐,账单迟早要还。成语用“偷”字特别妙——这种安逸是“偷来的”,不踏实,最后总要付出代价。
生活中,谁都有想躺平的时候,但长期“苟且偷安”,会让人失去成长的机会。这个成语像一声警钟:别用今天的懒,换明天的难。
朱熹
朱熹(1130年9月15日~1200年4月23日),行五十二,小名沋郎,小字季延,字元晦,一字仲晦,号晦庵,晚称晦翁,又称紫阳先生、考亭先生、沧州病叟、云谷老人、逆翁。谥文,又称朱文公。汉族,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(今江西省婺源),出生于南剑州尤溪(今属福建三明市)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、闽学派的代表人物,世称朱子,是孔子、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