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无象

出自 《资治通鉴·唐文宗太和六年》

释义:谓太平盛世并无一定标志。《资治通鉴.唐文宗太和六年》:'会上御延英﹐谓宰相曰:'天下何时当太平﹐卿等亦有意于此乎?'僧孺对曰:'太平无象。今四夷不至交侵﹐百姓不至流散﹐虽非至理﹐亦谓小康。陛下若别求太平﹐非臣等所及。''后以'太平无象'讽刺反动统治者粉饰升平。

现代解析

“太平无象”字面意思是“太平盛世没有固定标准”,深层含义是说真正的太平社会不需要刻意追求表面繁荣的指标。
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提醒我们:
1. 警惕虚假繁荣:历史上有些统治者用大兴土木、万国来朝等场面工程标榜“盛世”,但百姓实际生活可能依然困苦。成语戳破了这种表面文章。
2. 民生才是根本:真正的太平体现在普通人能安居乐业,而不是看宫殿多华丽、典礼多隆重。就像现在评价社会好坏,关键看老百姓是否真正受益。
3. 反对形式主义:它暗讽那些只做面子工程、沉迷数据政绩的行为,比如为了GDP强拆民房,这种“太平”迟早露馅。

用今天的话说,这个成语就像在提醒:“别被网红城市的光鲜宣传忽悠了,老百姓钱包鼓不鼓、看病难不难,这些才是硬道理。”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