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油腔滑调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像抹了油一样的腔调,像泥鳅一样滑溜的言辞”,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圆滑、轻浮,不真诚。这种人往往擅长用漂亮话讨好别人,但话里缺乏真心实意,甚至可能藏着算计。
举个例子:职场里有人见到领导就猛夸“您这方案太英明了!”,转头对同事却说“这计划漏洞百出”——这种两面三刀的奉承就是典型的“油腔滑调”。它和“能说会道”不同,后者的重点是口才好,而“油腔滑调”则带着虚伪的贬义。
这个成语生动形象,一个“油”字让人联想到油腻腻的触感,“滑”字则暗示抓不住重点。我们生活中遇到满嘴跑火车、光说不练的人,用这个词形容就特别贴切。它提醒我们:真诚比技巧更重要,耍小聪明迟早会露馅。
王士祯
王士祯(1634—1711),原名王士禛,字子真、贻上,号阮亭,又号渔洋山人,人称王渔洋,谥文简。新城(今山东桓台县)人,常自称济南人,清初杰出诗人、学者、文学家。博学好古,能鉴别书、画、鼎彝之属,精金石篆刻,诗为一代宗匠,与朱彝尊并称。书法高秀似晋人。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。论诗创神韵说。早年诗作清丽澄淡,中年以后转为苍劲。擅长各体,尤工七绝。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,时人诮之为“清秀李于麟”,然传其衣钵者不少。好为笔记,有《池北偶谈》、《古夫于亭杂录》、《香祖笔记》等,然辨驳议论多错愕、失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