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云春树

出自 唐代 杜甫 《春日忆李白》

释义: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。

现代解析

《暮云春树》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傍晚的云”和“春天的树”,但它真正想表达的是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。

你可以想象这样的画面:傍晚时分,天边的云霞染上温柔的色彩,而春天的树木抽出嫩芽,充满生机。这些美好的景象原本让人心情愉悦,但当你独自欣赏时,却因为想到远方的朋友无法与你共享,反而勾起一丝惆怅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之处在于,它用自然景物传递人情——没有直接说“我想你”,而是用云和树的美,反衬出内心的挂念。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美丽的晚霞或盛开的樱花,会忍不住拍照分享给在乎的人一样。它把抽象的情感,变成了人人都能共鸣的画面。

它的魅力还在于“留白”:暮云和春树只是引子,真正的思念藏在看景人的沉默里。这种含蓄的表达,比直白的倾诉更耐人寻味,也更有东方文化的韵味。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