绵延不绝

出自 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

释义:延续不断的样子。延续不断的样子。形容相同的自然景观一个接一个不间断地出现。

现代解析

“绵延不绝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像丝线一样连续不断”,用来形容事物长久持续、没有中断的状态。它像一条看不见尽头的路,一座接一座的山,或者一代传一代的故事,强调的是“不间断的延续性”。

生活中的例子:
1. 自然景观:比如长城蜿蜒在山脊上,一眼望不到头;或者黄河水奔流千年,从未停歇。
2. 文化传承:春节贴对联、端午赛龙舟,这些习俗代代相传,就是“绵延不绝”的体现。
3. 情感纽带:亲人之间的牵挂,即使相隔千里,联系也从未断开。

核心魅力:
这个成语抓住了人们对“永恒”的向往。无论是自然的力量、文化的生命力,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羁绊,能“绵延不绝”的事物往往让人感到踏实、有希望。它暗示了一种超越时间的韧性——像野草“春风吹又生”,像家族的故事“一辈讲给一辈听”。

注意点:
它通常用于中性或褒义场景(如历史、文化),但偶尔也能形容负面事物的顽固性,比如“问题绵延不绝”,这时带点无奈的语气。

简单说,“绵延不绝”就是把“一直没断过”这件事,说得又美又有力量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