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亸莺娇

出自 唐代 岑参 《暮春虢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》

释义:柳丝垂,莺声娇。形容春景之美。

现代解析

《柳亸莺娇》这个成语就像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:垂柳枝条柔软地随风轻摆("柳亸"),黄莺在枝头鸣叫跳跃,姿态灵动可爱("莺娇")。它用最直观的自然景象,传递出两种不同的美感魅力。

柳枝低垂的"亸",展现的是一种柔韧的静态美——枝条不僵硬、不抗拒,随风起伏却不断裂,像舞蹈演员优雅的谢幕动作;而黄莺的"娇"则充满动态活力,小鸟清脆的鸣叫、轻快的跳跃,让人仿佛能听到声音、看到羽毛的颤动。这两种意象组合在一起,就像镜头里同时捕捉到微风中摇曳的柳丝和突然闯入画面的小鸟,一静一动相映成趣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,它不用抽象说教,而是通过人人都见过的自然场景,教会我们欣赏两种对立又和谐的美:既有从容舒缓的温柔,又有生机勃勃的俏皮。现在人们形容女子仪态万方时会用这个成语,正是因为这种刚柔并济的美学——既有柳树般的温婉端庄,又不失莺鸟般的灵动鲜活。

岑参
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