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世一人

出自 宋代 苏轼 《祭司马君实文》

释义:谓极难得的人才。

现代解析

“百世一人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“一百代才出一个”,用来形容那些极其罕见、千年难遇的杰出人物。
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1. 稀有性:就像钻石比普通石头珍贵得多一样,这个成语强调某人的才能、品德或成就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,可能几百年才出现一个。
2. 标杆意义:这类人物往往在某个领域(比如科学、艺术、领导力)达到巅峰,成为后人仰望的榜样,比如爱因斯坦、李白这样的划时代人物。
3. 历史视角:它提醒我们,真正伟大的人需要时间的检验——不是一时风光,而是经过漫长岁月仍被铭记。

简单说,它既是对天才的赞叹,也暗含“优秀易得,卓越难求”的哲理。普通人或许无法成为“百世一人”,但可以从中明白追求卓越的价值。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