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铩羽而归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羽毛被摧折后返回”,用来形容人遭受失败后灰溜溜地回来的样子。
想象一只鸟原本羽毛丰满、意气风发地出发,结果在争斗或飞行中被人拔了毛,翅膀受伤,只能狼狈地飞回老巢——这就是“铩羽而归”的画面感。它不单指普通的失败,更强调失败后的落魄和难堪,比如考试落榜后垂头丧气回家,或者创业失败赔光本钱,不得不回到原点。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用“羽毛”象征人的锐气或实力。羽毛是鸟类飞翔的关键,被摧折后,不仅失去光彩,连基本能力都受损。生活中,我们也能用它调侃自己或他人:“他上次吹牛要拿冠军,结果比赛失误,最后铩羽而归。”既点明失败,又带点幽默的无奈。
它的魅力在于画面感极强,短短四个字就能让人联想到前因后果,比直接说“失败而归”更生动,还暗含了“当初有多张扬,现在就有多狼狈”的对比效果。
鲍照
鲍照(约415年~466年)南朝宋文学家,与颜延之、谢灵运合称“元嘉三大家”。字明远,汉族,祖籍东海(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,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,久居建康(今南京)。家世贫贱,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,任前军参军。刘子顼作乱,照为乱兵所杀。他长于乐府诗,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。有《鲍参军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