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桂折一枝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“折下一枝桂花”,但它实际表达的是“在激烈竞争中夺得头筹”或“取得优异成绩”的意思。
为什么用“折桂”来比喻成功呢?
1. 桂花的象征意义:在古代,桂花被视为高贵、美好的象征,常和荣誉、成就联系在一起。科举考试中,考中进士被称为“蟾宫折桂”,就像摘到了月亮上的桂花一样难得。
2. “一枝”的含金量:桂花树繁茂,但只折下“一枝”,强调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,拿到最珍贵的那一份荣誉。
现代生活中的运用:
比如孩子考上名校,可以说“寒窗苦读,终得桂折一枝”;运动员夺冠,也能用“赛场拼搏,桂折一枝”来形容。这个成语既保留了古典的雅致,又充满激励的力量——就像告诉人们:目标不必贪多,专注争取那份属于自己的“一枝”就好。
它的魅力在于:用简单的自然意象,传递了竞争中的智慧——既要努力争先,也要懂得适可而止的从容。
白居易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