戢鳞委翼

出自 韩愈 《赠郑兵曹》

释义:比喻人退出官场,归隐山林或蓄志待时。同“戢鳞潜翼”。

现代解析

“戢鳞委翼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收拢鳞片、垂下翅膀,就像鱼收起鳞片、鸟收起翅膀一样。它用来形容人或事物暂时收敛锋芒、隐藏实力,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行动。
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“以退为进”的智慧。就像动物在危险或不利环境中会本能地保护自己一样,人在面对强大对手或复杂局面时,也需要懂得适时低调、保存实力。它不是懦弱的表现,而是一种策略性的隐忍。比如:有才华的人在不被重用时选择沉淀学习;企业在激烈竞争中暂时调整战略;甚至自然界中动物通过伪装躲避天敌——这些都可以用“戢鳞委翼”来形容。

它的魅力在于传递了一种生存哲学:真正的强者不仅会进攻,更懂得何时“按下暂停键”。就像弹簧压得越低弹得越高,暂时的收敛往往是为了更有效的爆发。这个成语提醒我们:在适当的时候藏起棱角,不是放弃,而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展现光芒。

韩愈
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