乐不思蜀

出自 《三国志·蜀书·后主传》

释义: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。蜀:三国时的蜀国。蜀国灭亡后,后主刘禅被安置在魏国的洛阳。一天,司马昭问他想念不想念西蜀,他说“此间乐,不思蜀”。

现代解析

“乐不思蜀”讲的是一个人在新环境里过得特别开心,开心到连老家都不想回了。

这个成语背后有个历史故事:三国时期,蜀国灭亡后,皇帝刘禅被带到敌国生活。人家故意问他“想不想蜀地老家?”,他乐呵呵地说“这儿太开心了,不想念蜀地!”表面看是没心没肺,其实藏着更深的意味——有人觉得他是真糊涂,也有人认为他是装傻保命。

现在人们用这个成语,主要有两层意思:
1. 字面用法:形容玩得太嗨,完全不想家(比如旅游时玩疯了说“乐不思蜀”)。
2. 暗含批评:讽刺人贪图享乐,忘了根本(比如有人沉迷大城市生活,忘了家乡父母)。

它的魅力在于——短短四个字,既能表达“开心到忘乎所以”的直白情绪,又暗戳戳带着点“别忘了自己是谁”的警醒,全看你怎么用。就像一颗糖,外面甜,咬开了可能藏着辣味儿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