循规蹈矩

出自 宋代 朱熹 《答方宾生书》

释义:遵守规矩。[近]按部就班。[反]随心所欲|为所欲为。

现代解析

“循规蹈矩”就是形容一个人做事特别守规矩,像拿着尺子画线一样,每一步都按标准来。

比如:学生每天按时交作业,工人严格按图纸施工,这类人就是“循规蹈矩”的典型。他们靠谱、少犯错,但有时候显得死板,不敢打破常规。

这个成语有两面性:
✔️ 好的一面:代表踏实、可靠,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。
⚠️ 要注意的:过度遵守可能缺乏创新,遇到新问题容易束手无策。

它提醒我们:规矩是工具,不是枷锁。该遵守时别马虎,该突破时别犹豫。

朱熹

朱熹(1130年9月15日~1200年4月23日),行五十二,小名沋郎,小字季延,字元晦,一字仲晦,号晦庵,晚称晦翁,又称紫阳先生、考亭先生、沧州病叟、云谷老人、逆翁。谥文,又称朱文公。汉族,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(今江西省婺源),出生于南剑州尤溪(今属福建三明市)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、闽学派的代表人物,世称朱子,是孔子、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