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贤黜恶

出自 明代 李东阳 《送宪副君提学浙江序》

释义:意思犹言进贤黜佞;进用贤良,黜退奸佞。

现代解析

“进贤黜恶”这个成语讲的是用人的智慧:把有本事的好人提拔上来,把品行差的坏人赶下去。就像打理花园一样,留下茁壮的花苗,拔掉腐烂的杂草,整个园子才能欣欣向荣。

它的精髓在于两点:一是“主动选择”——不是被动等人表现,而是主动发现人才、剔除祸害;二是“动态管理”——好位置要留给持续优秀的人,一旦有人变坏,就要及时清理。比如球队教练会把状态好的球员换上场,把屡次犯规的队员罚下场,这样才能保持团队战斗力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揭示了管理的本质:无论是治国、管公司还是带团队,成败关键都在于能否建立“能者上、劣者汰”的机制。它提醒我们:对恶的宽容就是对善的打击,只有旗帜鲜明地支持优秀者,集体才能向上发展。

李东阳

李东阳(1447年-1516年),字宾之,号西涯,谥文正,明朝中叶重臣,文学家,书法家,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。湖广长沙府茶陵州(今湖南茶陵)人,寄籍京师(今北京市)。天顺八年进士,授编修,累迁侍讲学士,充东宫讲官,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,直内阁,预机务。立朝五十年,柄国十八载,清节不渝。文章典雅流丽,工篆隶书。有《怀麓堂集》、《怀麓堂诗话》、《燕对录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