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生有幸

出自 元代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

释义:三生:佛教指前生、今生、来生三世。幸:幸运。三世都很幸运。形容极难得到的好运气。多用作结识新朋友时的客套话。

现代解析

“三生有幸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三辈子都有好运”,但实际是用来形容一种极其难得的幸运或缘分。

拆解分析:
1. “三生”:佛教概念,指前生、今生、来生,代表时间跨度极长,强调机会的珍贵。
2. “有幸”:直接表达幸运、福气,带有感恩和珍惜的意味。

核心精髓:
- 强调机缘的稀有性:比如遇到贵人、挚友,或经历特殊好事时,用这个词表示“这种幸运可能几辈子都难遇到”。
- 情感色彩浓厚:比单纯说“幸运”更郑重,常用来表达对他人或命运的深切感激。

使用场景举例:
- “能和你共事,真是三生有幸!”(夸赞对方优秀,相遇难得)
- “得此机会,三生有幸!”(形容机会珍贵,充满感恩)

魅力所在:
用“三辈子”的夸张说法,把短暂的幸运感拉长到一生一世都难以企及的程度,既生动又充满诚意,是中文里一种独特的浪漫表达。

王实甫

王实甫(1260年-1336年),名德信,大都(今北京市)人,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(今定兴县)。元代著名戏曲作家,杂剧《西厢记》的作者,生平事迹不详。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,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,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,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,成为中国戏曲史上“文采派”的杰出代表。著有杂剧十四种,现存《西厢记》、《丽春堂》、《破窑记》三种。《破窑记》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,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。另有《贩茶船》、《芙蓉亭》二种,各传有曲文一折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