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家传户颂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家家户户都在传扬、赞颂”,形容某个人或事物非常受欢迎,流传极广,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赞美。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1. 传播范围广:就像一首好听的歌,从这家传到那家,人人都爱唱;或者一个感人的故事,被大家口口相传,成了共同的记忆。
2. 深入人心:不仅流传广,还因为内容本身打动人,比如英雄事迹、美德故事,或者实用的经验,让老百姓真心觉得好,主动去传播。
3. 自然形成的口碑:不是靠强制宣传,而是靠真实的价值赢得喜爱,比如“孔融让梨”这样的典故,因为传递了美德,所以代代相传。
举个生活例子:
某个老字号的点心,因为味道好、用料实在,街坊邻居买了都说好,一传十、十传百,最后成了当地特产,这就是“家传户颂”的体现。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,它体现了人们对真、善、美的自发认可——能被千家万户记住并传颂的,一定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。
李渔
李渔(1611-1680),初名仙侣,后改名渔,字谪凡,号笠翁。汉族,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。明末清初文学家、戏剧家、戏剧理论家、美学家。被后世誉为“中国戏剧理论始祖”、“世界喜剧大师”、“东方莎士比亚”,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、文化产业的先行者,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。一生著述丰富,著有《笠翁十种曲》(含《风筝误》)、《无声戏》(又名《连城璧》)、《十二楼》、《闲情偶寄》、《笠翁一家言》等五百多万字。还批阅《三国志》,改定《金瓶梅》,倡编《芥子园画谱》等,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