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家亡国破”这个成语很好理解,字面意思就是“家庭破碎,国家灭亡”。它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群人遭遇了极其悲惨的境遇,不仅自己的小家毁了,连赖以生存的国家也没了,可以说是双重打击,惨到不能再惨。
举个例子:比如古代打仗时,敌军攻破城池,百姓的房子被烧、亲人离散,同时国家政权也被推翻,这就是典型的“家亡国破”。现在这个词也用来比喻一个人或群体失去所有依靠,陷入绝境的状态,比如公司破产加上家庭破裂,也可以形容这种“双重崩塌”的惨状。
这个成语的震撼力在于它用最简短的四个字,把人生最极端的两种悲剧(失去家庭和失去国家)叠加在一起,让人瞬间感受到那种走投无路的绝望感。它提醒我们:家庭和国家是人生最重要的两大支柱,任何一个倒塌都足以致命,更何况两者同时失去。
刘琨
刘琨(271年—318年6月22日),字越石,中山魏昌(今河北无极县)人,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后裔,晋朝政治家、文学家、音乐家和军事家。年轻时曾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,后累迁至并州刺史。永嘉之乱后,刘琨据守晋阳近十年,抵御前赵。315年,刘琨任司空,都督并、冀、幽三州诸军事。不久并州失陷,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,并与之结为兄弟,后驻军征北小城。318年,刘琨及其子侄四人被段匹磾杀害。刘琨善文学,通音律,其诗多描写边塞生活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有《刘琨集》9卷,又有《别集》12卷。明人张溥辑为《刘中山集》,收入《汉魏六朝百三家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