俱收并蓄

出自 唐代 韩愈 《进学解》

释义:或兼收并蓄,把各种不同的东西一同吸收进来,保存起来。

现代解析

“俱收并蓄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全部收进来,一起存起来”。它形容一个人或一种态度,能够包容各种各样不同的东西,不分好坏、不分新旧,统统接纳下来。

打个比方,就像一个大仓库,不管是有用的工具、陈旧的家具,还是新鲜的玩意儿,主人都愿意放进去存着。这种态度看似简单,其实很有智慧——它体现的是一种开放的心态,不轻易排斥任何事物,愿意从不同角度吸收养分。

不过,这种“全盘接收”也有两面性。好的一面是能避免偏见,比如学习时不分门派,博采众长;但若不加区分,也可能变成“囫囵吞枣”,把糟粕和精华混为一谈。所以现实中,聪明人往往会“收”之后再加一步“筛选”,就像仓库需要定期整理,留下真正有价值的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,它既提倡包容,又暗含提醒:海纳百川是气度,但消化吸收才是本事。

韩愈
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