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气大伤

出自 《始见于汉代哲学著作》

释义:本源之气(身体内部)受到严重的伤害,难以复原。比喻人或国家、社会团体的生命力受到了致命的打击

【词汇】元气【注音】yuán qì【释义】1.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。2.泛指宇宙自然之气。3.指人的精神,精气。4.指国家或社会团体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。 5.中医学名词。人体的正气,与“邪气”相对。6、中国哲学术语。构成万物的原始物质。 出自于始见于汉代哲学著作。如《鹖冠子·泰录》:“天地成于元气,万物成于天地”;《论衡》:“元气未分,浑沌为一” ,“万物之生,皆禀元气”;《白虎通义·天地》:“天地者,元气之所生,万物之祖也”。唐代柳宗元提出“庞昧革化,惟元气存”;明代王廷相称“天地未判,元气混沌,清虚无间,造化六元机也”,均为对汉代元气说的继承与发展。元气大伤:本源之气(身体内部)受到严重的伤害,难以复原。比喻人或国家、社会团体的生命力受到了致命的打击。

现代解析

“元气大伤”就像一棵大树被连根砍断一半——表面看枝叶还在,但内里的生命力已经严重受损。

这个成语专用来形容那些看不见但伤根本的情况。比如:
1. 身体层面:重病初愈的人能走路吃饭,但动不动就累,像手机电量永远充不满;
2. 精神层面:遭遇重大打击后,人虽然照常工作,但眼里没了光,像被抽走了主心骨;
3. 事业层面:公司经历资金链断裂后,即便勉强运营,也像瘸腿跑步,随时可能跌倒。

它的精妙在于抓住了“外稳内虚”的矛盾感——伤的不是皮毛,而是像武侠小说里“内力尽失”的致命伤。提醒我们:有些伤害不会流血,但更需要时间慢慢调养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