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避迹藏时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躲开踪迹,隐藏行迹”,但它的内涵更生动——讲的是一个人为了远离麻烦或危险,刻意低调行事,不露锋芒,像隐入人群的“透明人”一样生活。
举个例子:比如你单位里有个同事,明明能力很强,但遇到争功劳、抢风头的场合,他总是悄悄退后,不参与是非。别人高调炫耀时,他默默做事;遇到矛盾冲突,他主动避开。这种“不争不抢、不显山露水”的生存智慧,就是“避迹藏时”的体现。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,它不只是教人“躲藏”,更强调一种主动选择的智慧。就像森林里的兔子,遇到猛兽时装死躺平;职场中的聪明人,在复杂环境里用低调保护自己。它不鼓励懦弱,而是提醒人:有时候,隐藏比张扬更需要勇气和判断力。
它的魅力在于“以退为进”的哲学——看似避开眼前的风头,实则为自己留出更安全的成长空间。就像种子埋在土里时不声不响,等破土而出时,反而能长得更高。
贾至
贾至(718—772)字幼隣,唐代洛阳人,贾曾之子。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,卒于唐代宗大历七年,年五十五岁。擢明经第,为军父尉。安禄山乱,从唐玄宗幸蜀,知制诰,历中书舍人。时肃宗即位于灵武,玄宗令至作传位册文。至德中,将军王去荣坐事当诛,肃宗惜去荣材,诏贷死。至切谏,谓坏法当诛。广德初,为礼部侍郎,封信都县伯。后封京兆尹,兼御史大夫。卒,谥文。至著有文集三十卷, 《唐才子传》有其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