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悒悒不乐”就是心里憋得慌,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,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的状态。
想象一下:你遇到一件特别烦心的事(比如考试考砸了、和朋友闹矛盾),整天闷闷不乐,吃饭没胃口,玩也提不起劲,甚至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——这种持续的低落情绪,就是“悒悒不乐”。
它和普通的“不开心”不同,更像一种长久的心理负担。比如:
- 有人因为工作压力大,长期愁眉苦脸;
- 有人思念远方的亲人,整天唉声叹气;
这些都属于“悒悒不乐”。
这个词的精妙在于,用重复的“悒悒”强调情绪的沉重感,而“不乐”直接点明状态,合起来就像在说:“心里堵得啊,连假装开心都做不到。”
使用场景:
- 书面描述人物情绪(比如小说里写“他自从失业后,一直悒悒不乐”);
- 委婉表达自己或他人长期的低落心情。
注意:它偏书面化,日常聊天说“郁闷”“闹心”更自然,但如果你想用成语精准刻画一种绵长的不快乐,“悒悒不乐”就很贴切。
班固
班固(32年—92年),字孟坚,扶风安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,东汉著名史学家、文学家。班固出身儒学世家,其父班彪、伯父班嗣,皆为当时著名学者。班固一生著述颇丰。作为史学家,《汉书》是继《史记》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,“前四史”之一;作为辞赋家,班固是“汉赋四大家”之一,《两都赋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,列入《文选》第一篇;同时,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,他编辑撰成的《白虎通义》,集当时经学之大成,使谶纬神学理论化、法典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