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天誓日

出自 唐代 韩愈 《柳子厚墓志铭》

释义:指着天,对着太阳发誓。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。

现代解析

“指天誓日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指着天空,对着太阳发誓”,用来形容一个人发毒誓时极其郑重的样子。

它的精髓在于用最强烈的自然景象(天空和太阳)作为见证,强调誓言的绝对真诚和不可违背。古人认为天和太阳是永恒、公正的象征,用它们作担保,等于说:“如果我说假话,就让老天爷惩罚我!”这种誓言比普通的口头承诺更有冲击力,能让人感受到发誓者的决心或急切想证明自己的心情。

不过,这个成语在实际使用中常带点“夸张”色彩。比如:
- 正面用:可以形容一个人真心实意,比如“他指天誓日说一定会还钱”。
- 反面用:也可能暗示誓言太夸张,反而显得不可信,比如“他指天誓日狡辩,但漏洞百出”。

简单来说,它就像现代人为了取信于人,拍着胸脯说“我对灯发誓!”——灯不会说话,但用这种方式,反而突出了说话人的情绪。

韩愈
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