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持手板

出自 宋代 刘克庄 《沁园春·再和林卿韵》

释义:惊惶失态。

现代解析

《倒持手板》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“把笏板拿反了”。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里拿的长条形板子,用来记事或遮面表示恭敬。正确姿势应该是弧形朝外、直边贴胸,如果拿反了就显得很外行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用日常小动作比喻大问题:形容人做事本末倒置,把重要的东西搞反了方向。就像现代人把手机屏幕朝外揣兜里,或者拿筷子大头吃饭一样,看着就别扭。它讽刺的不是技术问题,而是那种抓不住重点的糊涂状态——比如医生只顾推销保健品却不会看病,老师忙着搞副业却不备课,都是典型的“倒持手板”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画面感极强,古人用“拿反笏板”这个具体动作,就把“搞错核心”的抽象概念说得活灵活现。直到今天,我们身边那些主次不分、瞎忙活的人,依然能完美匹配这个两千年前的比喻。

刘克庄

刘克庄(1187~1269) 南宋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字潜夫,号后村。福建莆田人。宋末文坛领袖,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,词风豪迈慷慨。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,官位最高,成就也最大。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,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