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心无愧

出自 宋代 王令 《谢刘成父》

释义:在心里没有什么可惭愧的。

现代解析

“于心无愧”这个成语讲的是一个人做事坦荡,内心没有半点不安。它描述的是一种特别踏实的心理状态——不管别人怎么看,自己回头想想做的每件事都对得起良心,没亏欠过谁,也没违背过原则。

比如你捡到钱包原封不动还回去,虽然没人看见,但心里特别舒坦;或是工作中宁可多花力气也不偷工减料,晚上躺床上能睡得安稳。这种"问心无愧"的感觉,就像心里住着个公正的小法官,随时在给你的行为打分。

这个成语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,它把为人处世的最高标准从"别人觉得你好"变成了"你自己觉得问心无愧"。它提醒我们:真正的安心不是来自外界的夸奖,而是来自内心那份坦荡荡的清爽感。就像大雨过后透亮的天空,没有一丝阴云遮着,这就是"于心无愧"描绘的境界。

王令

王令(1032~1059)北宋诗人。初字钟美,后改字逢原。原籍元城(今河北大名)。 5岁丧父母,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(今江苏扬州)。长大后在天长、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,有治国安民之志。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。有《广陵先生文章》、《十七史蒙求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