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茶六饭

出自 明代 吴承恩 《西游记》

释义:指茶水和饭食。形容招待得非常周到。

现代解析

“三茶六饭”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“三杯茶,六顿饭”,听起来像在说一个人吃得很多。但它的实际含义恰恰相反——用来形容招待客人时周到细致的礼节,生怕对方吃不饱喝不好,所以茶饭准备得特别充足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用数字的夸张来体现待客的用心:
1. "三"和"六"不是实数,就像我们说"三番五次"一样,表示反复多次
2. 把日常的茶饭小事都考虑周全,反映的是中国人"礼轻情意重"的传统
3. 现在常用来调侃过度热情的主人,比如去朋友家被不停劝吃劝喝时,就可以笑着说:"你这真是三茶六饭的招待啊!"

它生动展现了中国人两个特点:一是重视人情往来,二是喜欢用饮食表达关怀。就像现代人见面总爱问"吃了吗",这种饮食文化背后的温暖,在这个成语里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
吴承恩

(1500—1582)明小说家。山阳人,字汝忠,号射阳山人。科举屡遭挫折,嘉靖中补贡生,后任浙江长兴县丞。耻为五斗米折腰,拂袖而归,专意著述。自幼喜读野言稗史、志怪小说,善谐谑,晚年作《西游记》,叙述唐高僧玄奘取经故事。另有《射阳先生存稿》、《禹鼎志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