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心养性

出自 元代 吴昌龄 《东坡梦》

释义:陶冶心灵,涵养性情。后泛指加强精神品德的修养。也作“修身养性”。

现代解析

“修心养性”就像打理一座花园:
“修心”是定期拔除杂草——清理嫉妒、浮躁这些负面情绪,让内心保持整洁明亮;
“养性”是给土壤施肥——通过读书、静思培养好习惯,让性格像植物一样自然生长得更坚韧温和。

它的智慧在于:
1. 不靠强行压制——像治水一样疏导情绪,而非堵住,否则反而容易崩溃;
2. 长期积累见效——和健身一样,每天坚持一点点,突然某天会发现遇事不再急躁;
3. 内外联动——内心平和了,待人接物自然会变得更从容有度。

普通人用起来很简单:
- 生气时先深呼吸十秒(修心)
- 每天抽十分钟远离手机发呆(养性)
本质上,它是教我们在快节奏生活中给自己装一个“精神空调”。

吴昌龄

吴昌龄,西京(今山西省大同市)人,生卒年不详,其生活前期曾在内蒙从事过军屯,后期升任婺源(今属江西省)知州。元代钟嗣成《录鬼簿》将其列入“前辈才人有所编传奇(即杂剧)行于世者五十六人”之中,即吴昌龄属于元代前期作家。尤其他的《西天取经》是元代最早的较成熟的取经杂剧,于后世取经剧及小说影响巨大:他的回回杂剧《老回回探狐洞》、《浪子回回赏黄花》等直接反映少数民族生活风情,题材别具一格,表明吴昌龄在开拓杂剧题材方面独具眼光,在元杂剧发展史上具有重要认识价值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