移船就岸

出自 清代 曹雪芹 《红楼梦》

释义:移动船身靠岸。比喻就范。

现代解析

“移船就岸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把船挪到岸边,实际上讲的是人主动调整自己、适应环境的一种智慧。

想象一下:船停在水中,离岸有点距离,这时候硬要岸“走过来”显然不可能,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船靠过去。生活中也一样,当外部条件难以改变时(比如环境、规则、他人态度),与其固执地等待外界配合,不如自己主动调整策略、放低姿态去适应现实,这样反而能更快“靠岸”——达成目标。

它的精髓在于“灵活变通”。比如工作中遇到合作障碍,与其抱怨同事不配合,不如主动沟通、调整自己的表达方式;家庭矛盾中,与其等着对方改变,不如先理解对方的立场。这种“主动靠近”的思维,能避免很多无意义的对抗,让问题更高效地解决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成语强调的“主动适应”并非无原则妥协,而是分清主次——目标(靠岸)比坚持形式(船必须不动)更重要。用现在的话说,就是“山不过来,我就过去”的务实精神。

曹雪芹

曹雪芹(约1715年5月28日—约1763年2月12日),名霑,字梦阮,号雪芹,又号芹溪、芹圃,中国古典名著《红楼梦》的作者,祖籍存在争议(辽宁辽阳、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),出生于江宁(今南京),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,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,曹顒之子(一说曹頫之子)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,幼子夭亡,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,卧床不起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除夕(2月12日),因贫病无医而逝。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,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(1764年2月1日)、甲申(1764年)初春之说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