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不忍视
释义:[one's eyes could not bear the scene] 惨状之甚令人不忍心再看下去又导观诸狱,景象甚惨,目不忍视,狼狈而走。——明· 朱国祯《涌幢小品·丹台记》
现代解析
“目不忍视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眼睛不忍心看”,用来形容眼前的景象太过悲惨、残酷或令人极度不适,以至于连看一眼都觉得心里难受。
它的精髓在于传递一种强烈的共情能力——不是简单的“看不下去”,而是因为内心有善念或同情心,所以本能地抗拒接受这样的画面。比如看到灾难现场、暴力场面,或是他人遭受巨大痛苦时,人们常会下意识移开视线,这就是“目不忍视”的状态。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,它用短短四个字,既刻画了外在的残酷现实,又揭示了人内心的柔软。它提醒我们:真正的善良不是麻木地旁观,而是对苦难保持敏感和敬畏。生活中,我们或许无法改变所有悲剧,但至少可以做到“不忍视”——这种“不忍”本身,就是人性的一种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