责有攸归

出自 宋代 司马光 《体要疏》

释义:责:责任。攸:所。责任各有归属。指是谁的责任就由谁承担,不能推卸。也作“责有所归”。

现代解析

“责有攸归”这个成语的意思是:责任该由谁承担,就明确落到谁头上,不推诿不模糊。它像一面照妖镜,专门照出那些遇事甩锅、踢皮球的行为。

举个例子:小区公共区域脏乱差,物业说业主乱扔垃圾,业主抱怨保洁没打扫。用“责有攸归”来看就很清楚——物业收了管理费,维护环境就是他们的分内事,不能把责任推给业主。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“精准定位”——就像快递必须送到收件人手里,责任也必须精准对接承担者。

它的现实魅力在于破除“三个和尚没水吃”的困局。工作中常见“好像人人有责,结果人人无责”的情况,而“责有攸归”就像给每把钥匙配好唯一的锁,避免互相指望的空转。简单说,它教会我们:认领自己的责任是担当,明确他人的责任是智慧。

司马光
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),字君实,号迂叟,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《宋史》,《辞海》等明确记载,世称涑水先生。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。北宋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有史学巨著《资治通鉴》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