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生凋敝

出自 《汉书·循吏传序》

释义:民生:人民的生计。凋敝:破落,衰败。社会经济萧条,人民生活贫困。

现代解析

“民生凋敝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老百姓的生活像草木枯萎一样衰败,用来形容社会动荡或统治者无能时,百姓生活困苦、经济萧条的景象。
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想象一片原本郁郁葱葱的树林,因为干旱或虫害,树叶枯黄掉落,树干干瘪萎缩——这就是“凋敝”。把这个画面套用在老百姓的生活上,当战争频发、赋税沉重,或者天灾人祸不断时,百姓吃不饱穿不暖,商铺关门、田地荒废,整个社会就像那片衰败的树林,失去生机。

这个成语的深刻之处在于,它用自然界的枯萎景象,直观地展现了社会问题的严重后果。它提醒我们:当权者若不顾百姓死活,最终会导致整个社会根基的崩塌。比如历史上某些朝代末期,苛捐杂税逼得农民卖儿卖女,道路上饿殍遍野,这就是典型的“民生凋敝”。

时至今日,这个成语依然有警示意义。它告诉我们: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健康,最关键的标准就是普通人的生活质量。如果大多数人都在为温饱发愁,再华丽的经济数据都是虚的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