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山长水远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山很高、水很远,但实际是用来形容路途遥远、困难重重。想象一下你要去一个地方,中间隔着连绵的高山和望不到头的河流,要走很久才能到达——这就是“山长水远”的画面感。
它的精髓在于用自然景观的宏大,来比喻人生或目标的艰难遥远。比如你想完成一个大梦想,但需要长时间努力,中间可能遇到各种阻碍,这时候就能用“山长水远”来形容这个过程。它既承认现实的难度,又暗含一种“虽远必达”的意味,比如古人说“山长水远终有路”,就是在提醒:再难的事,坚持走下去总会到达。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把抽象的距离感变得具体可感。我们一想到高山大河,自然就能体会到那种跋涉的不易,比直接说“困难很多”更有画面冲击力。现在人们也常用它来形容异地恋的相隔之远,或者事业发展的漫长征程,既诗意又贴切。
许浑
许浑(约791~约858),字用晦(一作仲晦),唐代诗人,润州丹阳(今江苏丹阳)人。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,其一生不作古诗,专攻律体;题材以怀古、田园诗为佳,艺术则以偶对整密、诗律纯熟为特色。唯诗中多描写水、雨之景,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,并以“许浑千首诗,杜甫一生愁”评价之。成年后移家京口(今江苏镇江)丁卯涧,以丁卯名其诗集,后人因称“许丁卯”。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。代表作有《咸阳城东楼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