挢枉过正

出自 班固 《汉书·诸侯王表序》

释义:指纠正偏差而超过必要的限度。

现代解析

“矫枉过正”这个成语就像一个人想把弯掉的树枝掰直,结果用力过猛,把树枝掰到反方向又弯了。它讲的是解决问题时,如果太着急纠正错误,反而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,制造新的问题。

举个例子:家长发现孩子沉迷手机,一怒之下直接砸了手机,结果孩子产生逆反心理,干脆逃学去网吧——这就是“矫枉过正”。原本想纠正坏习惯,结果用极端手段反而让情况更糟。
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提醒我们:解决问题要把握分寸,就像调琴弦不能拧得太紧,否则弦会断;也不能太松,否则弹不出声。最好的方式是慢慢调整,找到刚刚好的平衡点。

班固

班固(32年—92年),字孟坚,扶风安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人,东汉著名史学家、文学家。班固出身儒学世家,其父班彪、伯父班嗣,皆为当时著名学者。班固一生著述颇丰。作为史学家,《汉书》是继《史记》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,“前四史”之一;作为辞赋家,班固是“汉赋四大家”之一,《两都赋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,列入《文选》第一篇;同时,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,他编辑撰成的《白虎通义》,集当时经学之大成,使谶纬神学理论化、法典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