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陈之好

出自 唐代 白居易 《朱陈村》

释义:谓两姓联姻的情谊。

现代解析

“朱陈之好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朱家和陈家相处得很好”,但它的内涵要温暖得多——专指两家世代通婚、亲上加亲的深厚情谊。

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老邻居之间的故事:朱家和陈家祖辈开始就互相嫁娶,像编织一张亲情网,你家的女儿嫁到我家,我家的儿子娶你家的姑娘,久而久之两家人血脉相连,既是亲戚又是知己。这种关系超越了普通联姻,更像一种默契的家族羁绊,透着人情社会的温度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,它用两个姓氏就勾勒出中国传统中“亲缘共同体”的智慧。没有复杂的规矩,只有朴素的道理:信任积累成世代交情,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,更是两个家族共同成长的见证。放到今天,它依然能形容那些通过长期合作、互相扶持建立起深厚信任的关系,比如世代合作的生意伙伴,或邻里间几代人互相照应的情分。

简单说,“朱陈之好”是中国人对“关系越处越亲”最诗意的表达——时间熬出来的情谊,比契约更牢固。

白居易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