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风峻节

出自 唐代 韩愈 《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中充天章阁待制王公行状》

释义:纯洁高尚的人格节操。

现代解析

“清风峻节”这个成语,用大白话讲就是形容一个人像清风一样干净正直,像高山一样刚毅坚定。它夸的是两种难得的品质:

1. 清风——说的是做人清透干净
不搞歪门邪道,不贪不占,待人接物像夏天的穿堂风一样让人舒服。比如你遇到个领导,办事公开透明,从不收礼走后门,大家就会觉得他"带着清风"。

2. 峻节——讲的是骨子里的硬气
像悬崖上的松树,风再大也不弯腰。比如有人重金贿赂你,你拍桌子拒绝;或者面对威胁坚持说真话,这种"宁折不弯"的劲儿就是峻节。

这成语妙在哪?
把看不见的人品变成了摸得着的自然景象——清风吹过身不染尘,高山立在那自有威严。两个画面一叠加,立刻让人明白:真正厉害的人,是温柔里有棱角,正直中带温度。

现在怎么用?
夸清廉官员、正直前辈都适用。比如:"张法官办案二十年,清风峻节,连当事人送的苹果都退回。" 比直接说"廉洁正直"更有画面感。

韩愈
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