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无可争辩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没有可以争论的地方”,形容某件事或某个观点非常明确、确凿无疑,任何人都无法提出反对意见。
它的精髓在于强调一种绝对的确定性。比如,太阳从东边升起、水往低处流,这些都是自然规律,没人能反驳,这就是“无可争辩”的事实。再比如,在法律或科学领域,某些证据充分、逻辑严密的结论,一旦被公认,也就成了“无可争辩”的真理。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传递了一种强大的说服力。当你用“无可争辩”来形容某事时,等于在告诉别人:这件事板上钉钉,不用再浪费口舌争论了。生活中,我们常用它来终结无意义的争执,或者强调某些不容置疑的原则。
简单来说,“无可争辩”就是“铁一般的事实,谁也别抬杠”。
陈澧
陈澧(1810-1882)清代著名学者。字兰甫、兰浦,号东塾,出生于广州木排头,世称东塾先生,广东番禺人。清道光十二年(1832)举人,六应会试不中。先后受聘为学海堂学长、菊坡精舍山长。于天文、地理、乐律、算术、古文、骈文、填词、书法,无不研习,著述达120余种,著有《东塾读书记》、《汉儒通义》、《声律通考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