捉风捕影

出自 清代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》

释义:亦作“捉影捕风”。亦省作“捉影”。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臆测。

现代解析

“捉风捕影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抓风、捉影子”,听起来就像在做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——风怎么抓?影子又怎么捉?所以它用来形容那些不切实际、凭空想象的行为,或者指人轻信谣言、把虚假的东西当真实。

举个例子:有人听说某明星要离婚,没核实就到处传播,结果发现是假新闻。这就是典型的“捉风捕影”——把虚无的传言当事实,白忙活一场。再比如,有人总担心“万一考试题特别难怎么办”,其实试卷都没出,自己吓自己,这也算“捉风捕影”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,用“风”和“影”这两种看得见却摸不着的东西,生动比喻了生活中那些看似存在、实则空洞的事物。它提醒我们:别被不靠谱的信息牵着走,做事要有根据,否则就像追着影子跑,永远扑空。

纪昀

纪昀 jǐ yún (1724年6月-- 1805年2月),字晓岚,一字春帆,晚号石云,道号观弈道人。历雍正、乾隆、嘉庆三朝,因其“敏而好学可为文,授之以政无不达”(嘉庆帝御赐碑文),故卒后谥号文达,乡里世称文达公。在文学作品、通俗评论中,常被称为纪晓岚。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,政治人物,直隶献县(今中国河北献县)人。官至礼部尚书、协办大学士,曾任《四库全书》总纂修官。代表作品《阅微草堂笔记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