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回意转

出自 宋代 朱熹 《朱子语类·训门人·五》

释义: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。

现代解析

“心回意转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心思掉头,想法转变”,通俗来说就是一个人改变了原来的主意或态度。它的精髓在于捕捉了人心灵活、能自我修正的特点。

举个例子:比如有人坚持要辞职创业,但经过现实挫折或他人劝解后,开始认真考虑留在原岗位发展——这就是“心回意转”。它强调的不是简单的动摇,而是经过思考后主动调整方向,往往带有积极意义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,它用“心”和“意”两个字生动展现了思想转变的过程:像车辆调头一样自然,又像季节转换一样有内在逻辑。我们生活中很多矛盾化解、关系修复,其实都藏着“心回意转”的智慧,它提醒人们:改变想法不是软弱,而是一种清醒的成长。

朱熹

朱熹(1130年9月15日~1200年4月23日),行五十二,小名沋郎,小字季延,字元晦,一字仲晦,号晦庵,晚称晦翁,又称紫阳先生、考亭先生、沧州病叟、云谷老人、逆翁。谥文,又称朱文公。汉族,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(今江西省婺源),出生于南剑州尤溪(今属福建三明市)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、闽学派的代表人物,世称朱子,是孔子、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