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肆厥辞

出自 明代 刘基 《〈宋景濂学士文集〉序》

释义:铺张辞藻﹐大展文才。

现代解析

“大肆厥辞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放开胆子大说特说”,但实际使用时往往带有贬义,形容人说话夸张、不顾事实,甚至为了达到目的而故意夸大其词。

举个例子:某商家为了推销产品,把普通功效吹得天花乱坠,明明只是保湿的面霜,硬说成能“返老还童”。这种脱离实际的吹嘘,就是“大肆厥辞”的典型表现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之处在于,它用“大肆”(毫无节制)和“厥”(文言助词,加强语气)这两个词,生动刻画了说话人那种不顾后果、拼命渲染的状态。就像一个人为了吸引注意,手舞足蹈地高声喊叫,反而让人怀疑他话里的真实性。

我们生活中常见这类现象:网络谣言用“震惊!”“百分百有效!”等标题吸引点击;某些广告把普通商品包装成“革命性发明”。这时候用“大肆厥辞”来形容,既准确又形象,还带着一丝看透把戏的讽刺意味。

刘基

刘基(1311年7月1日-1375年5月16日)字伯温,谥曰文成,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和思想家,明朝开国元勋,汉族,浙江文成南田(原属青田)人,故时人称他刘青田,明洪武三年(1370)封诚意伯,人们又称他刘诚意。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,谥号文成,后人又称他刘文成、文成公。他以神机妙算、运筹帷幄著称于世。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,至今在中国大陆、港澳台乃至东南亚、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