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舒霞卷

出自 宋代 苏轼 《芙蓉城》

释义:形容姿态万千,色彩斑斓。

现代解析

“云舒霞卷”这个成语描绘的是天空中的云霞自然舒展、卷动的美景,用来形容事物从容优雅、自在舒展的状态。

它的精髓在于捕捉了一种动态的美感——云朵缓缓铺开,霞光轻盈翻卷,没有刻意用力,却自带一种大气从容的韵律。生活中,我们常用它比喻两种情景:

1. 形容自然风光:比如日出时漫天云霞自由变换的壮丽,或傍晚天空色彩流动的温柔画面。
2. 比喻人的气度或艺术表现:比如书法行笔的流畅洒脱,舞蹈动作的舒展飘逸,或者一个人处事不慌不忙、举重若轻的姿态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,它用简单的自然现象传递出更深层的意境——美好事物往往不需要强求,顺其自然反而能展现最动人的姿态。就像云霞从不急着定格,却成就了瞬息万变的惊艳。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