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里长城
出自 《南史·檀道济传》
释义:原指我国古代修筑的长城。旧时用来比喻国家的支柱。现多比喻国防部队或难以逾越的障碍、界限。
现代解析
《万里长城》这个成语表面说的是中国古代那座雄伟的城墙,但实际用来比喻更强大的东西——比如一个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,或者某种牢不可破的防御力量。
想象一下:长城不是一天建成的,它历经多个朝代、耗费无数人力物力才完成。这就告诉我们,真正强大的事物需要长期积累,就像我们学习技能或经营感情,都需要持之以恒。
长城的另一个特点是"连成整体"。单独一块砖很容易被推倒,但千万块砖组合起来就能抵御千军万马。这提醒我们团结的力量——比如抗疫时全民配合,就像筑起了一道无形的"健康长城"。
现在人们用这个成语时,往往带着自豪感。说"筑起科技创新的万里长城",就是在表达要建立自主强大的技术体系。它既保留了长城的实体形象,又赋予了新时代的象征意义,是个特别有画面感的比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