徇国忘身

出自 唐代 白居易 《赠裴垍官制》

释义:徇:为国献身。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、安危置之度外。

现代解析

“徇国忘身”这个成语讲的是一个人为了国家利益,完全顾不上考虑自己的安危。它描绘的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,就像战士冲锋时眼里只有战旗,消防员冲进火场时顾不上浓烟一样。

这个成语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展现了一种“大过小”的选择智慧——把国家大事看得比个人性命更重要。就像母亲会本能地用身体保护孩子,这种选择不是靠算计得来的,而是发自内心的责任感。我们生活中也能看到这种精神的影子:疫情中逆行而上的医护人员,边防战士在雪山哨所的坚守,都是“徇国忘身”的现代注解。

它提醒我们,人除了为自己活着,还可以为更重要的东西付出。这种精神就像黑暗中的火把,或许不能照亮整片夜空,但能点燃更多人内心的光。

白居易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