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“残花败柳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凋谢的花和衰败的柳树,用来比喻失去青春活力或社会地位低下的人,尤其常指女性。
它的核心在于用自然景物比喻人的境遇:
1. “残花”——曾经鲜艳的花朵枯萎了,暗指人容颜衰老或风光不再;
2. “败柳”——柳枝原本柔美,但衰败后失去生机,隐喻人落魄或遭人轻视。
这个成语的生动之处在于,它用常见的自然现象,让读者瞬间联想到“从盛到衰”的对比,比如:
- 过去可能美丽动人,如今无人问津;
- 曾经风光无限,后来遭遇冷落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个词传统上多用于女性,带有一定的贬义或同情色彩,使用时要注意语境。现代也可灵活运用,比如形容过气明星、衰败的景点等,强调“昔盛今衰”的落差感。
白朴
白朴(1226—约1306) 原名恒,字仁甫,后改名朴,字太素,号兰谷。汉族,祖籍隩州(今山西河曲附近),后徙居真定(今河北正定县),晚岁寓居金陵(今南京市),终身未仕。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、曲作家、杂剧家,与关汉卿、马致远、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。代表作主要有《唐明皇秋夜梧桐雨》、《裴少俊墙头马上》、《董月英花月东墙记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