墙头马上

出自 唐代 白居易 《井底引银瓶》

释义:比喻男女互相爱慕。

现代解析

《墙头马上》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“在墙头上,在马背上”,听起来像是一幅动态的画面——有人骑在马上,从墙头一闪而过。但它实际用来形容感情来得极快,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邂逅。

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就像你在咖啡馆偶然和人对视一眼,瞬间心跳加速,还没弄清对方是谁,就已经脑补出了一场浪漫故事。这种“上头”的感觉,往往带着冲动和冒险——毕竟站在墙头不稳当,骑在马上也容易摔,暗示着这种感情可能缺乏扎实的基础。

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,它用两个危险的动态场景(墙头易塌、马背颠簸),悄悄提醒我们:一时的心动虽然刺激,但想要长久,还得脚踏实地。就像现代人常说的“快餐式爱情”,来得快,去得也可能快。

白居易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