举手之劳

出自 唐代 韩愈 《应科目时与人书》

释义:一抬手就能办的事情。形容办事轻而易举,毫不费力。

现代解析

“举手之劳”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“抬一下手的功夫”,用来形容事情特别简单,稍微动动手就能完成。比如邻居让你帮忙递个东西,你伸手拿一下就能解决,这就是典型的“举手之劳”。
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它强调了一种“轻松助人”的态度。生活中很多小事对别人可能是麻烦,但对有能力帮忙的人来说却毫不费力。比如帮人按电梯、捡起掉落的物品,虽然微小,却能传递善意。它提醒我们:帮助别人不一定要轰轰烈烈,有时候最简单的行动就能温暖他人。
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还暗含一种谦虚的智慧。当别人感谢时,用“举手之劳”回应,既肯定了对方的谢意,又淡化了自己的付出,显得亲切不刻意。比如同事感谢你顺手整理文件,你说“举手之劳”,反而让人觉得舒服。

不过要注意,说“举手之劳”的人往往是出于善意,但听的人不能真当成“微不足道”。别人愿意为你“举手”,本身就是一种情分。这个成语的魅力就在于:它把人与人之间那种自然而然的互助,用四个字轻轻托了起来。

韩愈
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