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莺舞燕

出自 宋代 苏轼 《锦被亭》

释义:歌声宛转如黄莺,舞姿轻盈如飞燕。亦形容景色宜人,形势大好。

现代解析

“歌莺舞燕”这个成语描绘的是一幅生机勃勃、欢乐美好的画面。

字面意思是“黄莺在歌唱,燕子在飞舞”,用来形容春天里鸟儿欢快活动的景象。但它的精髓在于借自然界的活泼画面,比喻人间欢乐祥和的氛围——比如热闹的庆典、喜庆的场合,或者人们心情愉悦、自在放松的状态。
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用简单的自然意象传递出丰富的情绪:
1. 动态的美感:莺歌燕舞不是静止的,声音和动作的结合让人仿佛听到、看到那份灵动。
2. 积极的暗示:它自带“春天感”,隐含万物复苏、充满希望的气息,比直接说“很开心”更生动。
3. 文化的沉淀:古人常借莺燕表达美好,比如“莺啼燕语报新年”,所以成语自带一种古典的雅致。

举个例子:
- 如果说“广场上人们唱歌跳舞”,只是陈述事实;
- 但用“广场上歌莺舞燕,热闹非凡”,瞬间就有了画面感,还能让人联想到其乐融融的幸福感。

简单说,这个成语就像用四个字拍了一段“欢乐短视频”,既能写景,又能抒情,是中文里一种含蓄又鲜活的表达方式。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