贯颐奋戟
出自 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
释义:颐:下巴。两手捧颐而直入敌阵。形容英勇无畏。
现代解析
“贯颐奋戟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下巴被箭射穿,仍举起武器奋战”,用来形容人即使身处绝境,依然勇往直前、毫不退缩的精神。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想象一个战士在战场上,下巴被箭射中,鲜血直流,疼痛难忍。一般人可能会倒下或逃跑,但这个战士却咬紧牙关,忍着剧痛,继续挥舞武器战斗。这种场景展现了极致的勇气和顽强的意志。
这个成语的精髓在于,它赞美了人类在极端困境下爆发出的惊人毅力。它告诉我们,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伤痛,而是带着伤痛依然坚持战斗。就像生活中遇到巨大挫折时,有些人会选择放弃,但“贯颐奋戟”的人会选择迎难而上。
这个成语的魅力在于它用强烈的画面感,把抽象的精神品质具象化。它不只是在说“勇敢”,而是通过一个震撼的战场瞬间,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什么是“超越极限的勇敢”。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有意义——无论是面对工作压力、生活困难,还是人生重大挑战,都需要这种“即使受伤也要继续战斗”的魄力。